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赵昌考功郎中 唐 · 钱珝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三十一
敕。具官赵昌翰。
国之旧章。系会府者仅什六七。
曹郎见坠不举。焉用官为。
而善最之法。所坠尤重。
非精材彊力。安能举之。
昌翰以名家子。实自修整。
为县罢去。翛然自安。
公卿有知已之门。车马无致身之迹。
善养材用。益闻精彊。
是以考绩处之。且欲明试于尔。
噫。择名曹。
置名士。吾不知设官之始。
独为人乎。如或深思。
必将召宠。可依前件。
题林氏画册 其一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七言绝句 押麻韵
边鸾雀子赵昌花,一点丹青尽物华。
更有滕王蝴蝶好,采春纷向写生家。
弥勒尊佛碑 唐 · 朱宝积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三十四
若夫真宗奥键。言象昧其津源。
俗谛法门。性□诠其教义。
自三天锡福。十圣扬猷。
道俗薰修。阶资积习。
若海流悬□涵□□而□天江源滥觞。下归塘而括地。
至如□波传话。素契□于菩提。
墨血摛文。□志期于上德。
善才童子。求友不逾于十城。
罗刹圣僧。谈经无过于半偈。
未有济巨川而弃楫。升彼岸而□□者哉。
粤若大觉乘乾。天仙利现。
应贤劫而开运。耀佛日以光临。
载诞王宫。献异莲花之步。
抚监储苑。呈祥白马之踪。
伽耶非立行之场。擅特是坐忘之地。
始则举筌蹄而绎理。终乃期得意以忘言。
空色两捐。是非俱遣。
断言语之路。开不二之门。
湛湛常存。如如不动。
不皦不昧。水鹤无分。
无去无来。空鹅讵辨。
洎恒星不见之后。金人入梦而还。
象教西流。创经行于震旦。
龙波东注。餐妙化于迦维。
仁祠偏满于郊虞。支提充创于州部矣。
建兴寺者。晋朝建兴元年所立也。
薙草开基。疏源设砌。
多招法侣。广置缁徒。
大辨名僧。抠衣戾止。
天亲大德。挟锡来游。
历晋宋而常存。经齐梁而永固。
属隋季丧乱。因而废焉。
没一朝。荒凉十纪。
洞房幽闼。空留野兽之踪。
广庑长廊。竟满巢禽之响。
塞路。凄凉□道之怀。
骇壁溃墉。痛切桑门之掖。
唐上元二年天皇大帝孝敬皇帝崩制所立也。
三善空留。四皓罢游。
声沈凤钥。影绝龙楼。
皇帝悽驰道之无恭。伤临涡之辍调。
普天之下。广辟仁祠。
其地距维扬。冈连楚塞。
归峰南峙。淩倒景而干云。
蠙浦西通。下焦溪而沃日。
且土风多最。人望攸高。
坛。瑶席彻球𤨿之韵。
楚王陈迹。淮淝播英杰之名。
徐偃行仁。徽猷尚在。
汲黯卧理。嘉誉犹存。
实荆壤之奥区。楚都之胜境者也。
唐之有天下。七十馀载矣。
高祖神尧皇帝凤起唐郊。龙飞参野。
剪奔鲸而清宇县。销伏鳖而静云雷。
出震有临。继天当宁。
重规累圣。被淳曜于图书。
允武允文。扬鸿辉于帝箓。
太宗文武圣皇帝枢电摛祥。彤云荐祉。
大横成卦。三让之礼愈恭。
宝祚开元。八百之隆巳永。
高宗天皇大帝握兰演庆。梦月贻祥。
绍三皇五帝之绝轨。光乃圣乃神之洪祚
皇上圣孚光宅。元德升闻。
亿兆事繁。驭朽之怀转切。
万几务重。履冰之戒愈深。
神皇德尊轩圣。道叶坤元。
鍊石而补旻穹。执契而成品汇。
稽帝箓。披皇图。
合宫。启阳馆。
神工而符神造。天制而合天心。
岳泽效灵。河洛开奥。
庆云纷郁。閒霞彩以成文。
甘露泛□混珠光而动色。郊栖祥凤。
苑乐游麟。东楛西环。
望帝阍而入贡。南蛮北狄。
思解辫以来王。天域垂平。
乐和礼贵。而比邱僧惠静。
俗姓卞氏济阴侯卞英之后也。
三归早摄。六波先悟。
戒律思备。□惜鹅珠。
道德兼修。取光虹玉。
自道□没后。惠远生前。
□□□□道纲解纽。其有绍斯高躅者。
其惟上人。法师识悟三生。
心明四果。乘因趣级。
登十路以高迁。丧律背缘。
入四流而下坠。去垂拱元年
发心敬造弥勒像一铺。奉为皇家主及州县官僚师僧父母一切庶类。
数年之閒。装严□□且连眸示妙。
便写真容。绀发开仪。
还图实相。圆光焕彩。
乱晨景之照梁。背日流明。
炯朝虹之烛牖。谈之不可巳巳。
其在兹欤。次有寺主比邱僧智须僧智云上座惠品都维那(阙字)崇惠明净琛净泰法融等。
夙怀敏悟。早誉克聪。
行洁圭璧。业周禅诵。
灵山之妙法。毗邪之善谈。
敬之重之。载挹载味。
而心不住法。舍乃遗情。
知几其神。抑惟明德。
邛州镇将刘元炎蔚州镇将王本柱国柱国王超柱国王仕弼上柱国王楷骑都尉王肆骑都尉王智刘德逸。并淮南
江北明珠。肆谈柄于鸡窗。
纵武能于虎帐。既开冠盖之理。
还辟通德之门。属践畏途。
共取诫于冰谷。驰心妙境。
同见乐于闲居。各舍冰纨。
志求无上而已。下官少披孔籍。
覃思三坟。晚学释经。
窥窬十步。虽日夜无倦。
端倪靡躬。行坐未疲。
波澜讵际。法师不遗浅识。
见请慇勤。虽假数句。
以成文章。终惧一字。
以为褒贬。敢竭愚瞽。
辄陈圣谛。庶化城空而劫石尽。
贞石无刊。沧海变而田改
元言不昧。乃为铭曰。
系象。道先天地。
译有开宗。因无成器。
嘉号称十。妙门匪二。
湛然不动。见应斯至(其一)
先佛后佛。千名万名。
天上天下。王城化城
一来一去。不死不生。
贤哉妙觉。实曰储明(其二)
出门悟道。数岁成因。
远超三界。深明六尘。
化驯鳞羽。德洽天人。
言语一段。千载元津(其三)
箭惊宵漏。舟移夜壑。
汉梦才通。周日巳落。
孤阜栖鹫。疏林隐鹤。
质明金刚。形图丹雘(其四)
慧日遥临。道风振响。
发迹伽卫。聿来中壤。
月殿峥嵘。日宫宏敞。
二谛开教。三乘驾网(其五)
炎灵告谢。黄神啸吟。
竟飞(阙二字)争怒蛙音。沙河咽鸣。
□□崩岑一摧道树。讵识檀林(其六)
皇家创历。廓土开疆。
继踪娲燧。齐圣虞唐。
法门再辟。释网重张。
缁徒济济。梵响琅琅(其七)
去斯尘累。归兹法宇。
妙辨银铅。深明水乳。
缁衣领袖。道场仪羽。
广树福田。增崇帝主(其八)
邈哉伊人。至哉偫彦。
遽惊折轴。俄悲毒箭。
荣利谁重。解脱斯羡。
蠡髻韬姿。开模绀殿(其九)
广川化雉。高岳称龟。
绵绵畎浍。硌硌川𡊊。
天高城迥。平路通逵。
接江之浒。连河之湄(其十)
日月晦冥。寒暑迁易。
始闻生死。俄成古昔。
天衣拂兮岁深。尘劫空兮年积。
幸微言之不昧。刊芳猷于元石(其十一)
赵昌检校吏部尚书太子宾客809年 唐 · 白居易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五十九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门下。王者以尚齿尊贤为礼。
以念功任旧为心。况文武之才。
有以兼备。则中外之职。
所宜迭居。所以宠旧勋而优耆德者也。
荆南节度管内支度田观察处置等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兵部尚书江陵尹上柱国天水郡开国公赵昌。聚学饰身。
修诚致用。久膺事任。
累著勋猷。统护交州
威惠之声克振。镇临南海
抚循之政有经。自移部荆门
心魏阙。增修职贡。
益励忠勤。爰举宠章。
用旌茂绩。夫望优四皓
然后能调护春闱。才冠六卿
然后能纲会府。惟尔年德足尚。
可以周旋其间。宜增喉舌之荣。
以崇羽翼之任。服我休命。
其惟懋哉。可检校吏部尚书太子宾客
散官勋封如故。主者施行。
重修韩退之 北宋 · 吕南公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七三、《灌园集》卷一六
韩愈字退之邓州南阳人
三岁而孤,养于从兄嫂。
自知读书,日记数千言。
二十五,登进士第,再试博学宏词不中。
三上宰相书,激昂无所合。
郑馀庆颇称之,稍渐有闻。
董晋汴州,辟为推官
卒,又为徐州张建封推官,一府言其鲠亮。
岁馀,入补四门博士,俄迁监察御史
上疏论宰相不专机务,天旱人饥,官不矜恤,宫市罔民。
德宗怒,贬连州阳山,东南学士多往师之。
顺宗即位,大赦,移江陵法曹
元和元年,召为国子博士分司东都
三岁为真,改都官员外郎,历河南令,迁职方。
以使事过华州,会刺史赵昌劾奏华阴柳涧,前坐法,为刺史阎济美请停任,未报而济美罢,涧教民遮济美索军顿役钱。
为挟怨逞私,谪涧房州司马
上疏言:「昌、济美,刺史相党,宜有辨白」。
诏遣御史宗奭即讯得涧赃状以闻,再贬涧封溪尉
坐是复为博士
自以才高屡蒙摈绌,作《进学解》以叹其穷。
宰相见而怜之,以为比部郎中史馆修撰,转考功知制诰,进中书舍人
言事者指江陵日谄事节度使裴均子锷无状,为文而饯之。
是时宰相方与中丞裴度计议伐蔡不同,而尝献计于朝,稍与合,于是用誉锷事,罢太子右庶子
宣慰淮西,奏行军司马请先走汴说韩弘协力。
蔡平,迁刑部侍郎
十四年,诏使迎佛骨至自凤翔,留禁中三日,乃送诸寺。
王公以下奔赴顶谒,争委珍货,至灼体肤以为供养。
恶之,上疏历陈黄帝周穆王十三君,寿高者馀百岁,少亦七八十,天下未有佛也。
自汉明世有佛,而人君寿数益促。
梁武在位四十八年,年八十,而国乱身饥死,不足依循,请以所迎付之焚溺。
疏入,宪宗大怒,欲置之死。
裴度、崔群言诚狂讦,然究其心,实忠款,宜蒙宽贷。
时百官多为请,虽戚里诸贵亦以为言,乃贬潮州刺史
到官,上表陈谢,痛自咎责,恐老死瘴海,不得重望阙廷,无以罄竭平生所善文辞,以述太平功绩,昭示无穷。
宪宗览表,语宰相:「愈固爱君,惟犯易耳」。
皇甫鏄忌介直,遽言狂疏,且当稍移,乃授袁州刺史
明年,召拜国子祭酒,转兵部侍郎
镇州之乱,牛元翼被围,诏宣抚,众为危之。
既行,穆宗亦悔,追诏许事从宜,毋必入。
王廷凑至,严兵以待,谢曰:「适为纷纭诸甲卒尔」。
大言曰:「天子以公有雄材,故以节授公,何意乃与贼反耶」?
奋而应者曰:「先太师朱滔血衣犹在,此军何负朝廷,而以贼见名」?
曰:「汝乃记太师乎?
当知安禄山、史思明、李希烈等家各有世食已乎?
田公以魏博六州归朝廷,官中书令,父子旄节。
刘悟、李祐皆大镇,汝等闻之矣」。
曰:「田公刻,故此军不安」。
曰:「然,汝等已害之,又残其家,复何道」?
众稍欢,廷凑虑其变,麾使去,因谓曰:「今欲廷凑何如」?
曰:「神策将如元翼者不少,但朝廷顾大体不可弃,而公久围之何也」?
廷凑请即出之,会元翼突围去,遂不追。
还奏,穆宗大悦,转吏部侍郎
李逢吉欲逐李绅,以、绅俱褊忿可激,乃除中丞,而荐京兆尹御史大夫,特诏勿台参。
果奏论,与交刺,有诏两罢,兵部侍郎观察江西,辞见泣诉得留,亦复为吏部
长庆四年八月以疾免,十二月卒,年五十七,赠礼部尚书谥曰文
有集四十卷。
善与人交,不以穷达易情,最喜延誉朋类,专容其短。
后进经指授,往往成名。
存抚内外孤遗,始终一意。
其为文自视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扬雄,不录班固已下,而世不敢不服也。
潮州,闻其俗苦恶溪鳄鱼食人畜无艺,乃投羊豕,以文告,约三日不远徙,即以劲弓毒矢从事
是夕风雷起溪中,鱼徙六十里。
自此溪涸,民无患,以为诚格所致。
论曰:东汉至于元和,学士辞章日以衰落,敷宣叙述,仅就而已。
只字适安,篇句偶全,世以文士许之矣。
畅达雄浑,峻丽严明,肆之不踰,约之不迫,脱去凡近,且趋作者之奥。
落笔擅美,出口同书,下视秦汉以来,俨无愧色。
虽或杂出嘲笑,而其归致,犹与荀况、相如并驾方轨。
后世虽有追踵,不可过也。
盛哉文乎!
人不称于耕耨而名农,不善于通贸而名商,妇人竖子知其忝冒可羞,至于文不足乎言,独非学士之羞欤?
文盖高,亦免羞而已矣,惟其未免者众,故可贵。
使当诗书之代,其能独步乎哉?
昔者水土失序,大禹平之,同宅涤陂,迹在群目,功不待赞。
孟轲好辩,排墨辟杨,以为功与侔。
夫行之与言,难易孰若?
水害去矣,而为我、兼爱之风,千载煽荡,天下偃靡。
然则之区区攘斥佛老,思以追踪孟氏,其气则强,其功烈异于亦明矣。
唐之人,前乎傅奕果于言,后乎李德裕果于行,其于佛氏未有以摇而药之。
世不咨傅奕、李德裕,而之推,则组染胜者帛价闻故也。
之于学,明仁义以守教者也。
议不出入故醇,文不袭蹈故高。
夫如是,足以为
今之论者乃曰不知道德,然则必若柳宗元、刘禹锡涉略玄幻,乃为知道德欤?
文既多,无不工者,其间有补典训,如《丰陵行》、《谢自然诗》、《李千墓志》《、讳辩》、《师说》、《丧服议》等书,皆人伦之药石也。
思归乐810年 中唐 · 元稹
 押词韵第十一部
山中(一作我作)思归乐,尽作思归鸣。
尔是此山鸟,安得失乡名(失乡名:指以“思归”为名。)
应缘此山路(一作寄迹),自古离人征。
阴愁感和气,俾尔从此生。
我虽失乡去,我无(一作不)失乡情。
惨舒在方寸(方寸:指心。心处胸中方寸之间,故云。《列子·仲尼篇》:“文挚乃命龙叔背明而立,文挚自后向明而望之,既而曰:‘嘻!吾见子之心矣,方寸之地虚矣。’”),宠辱将何惊。
浮生居大块(浮生:以人生在世,虚浮不定,因称为浮生。《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大块:大自然。《庄子·齐物论》:“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成玄英疏:“大块者,造物之名,亦自然之称也。”),寻丈可寄形(一作身)。(寻丈:指八尺到一丈间之长度。寻,古代长度单位,多指八尺。《诗·鲁颂·閟宫》:“是断是度,是寻是尺。”毛传:“八尺曰寻。”)
身安即形乐,岂独乐咸京(咸京:原指秦都咸阳,此借指唐都长安。)
命者道之本,死者天之平。
安问远与近,何言殇与彭(殇:未成年而死。《仪礼·丧服》:“子女子子之长殇中殇。”郑玄注:“殇者,男女未冠笄而死可殇者。”彭:即彭祖,传说彭祖善养生,懂导引之术,寿至八百岁,因封于彭,故名。事详汉刘向《列仙传·彭祖》。)
君看赵工部赵工部:指赵昌字洪祚天水(今属甘肃)人。宪宗即位,加检校工部尚书。事详新、旧《唐书》本传。),八十支体轻。
交州二十载交州:《旧唐书·地理四·岭南道》(卷四一):“安南都督府交趾郡武德五年改为交州总管府……调露元年八月交州都督府安南都护府。”治所在今越南河内市。),一到(一作始对)长安城
长安不须臾,复作交州行。
交州又累岁,移镇广与荆(一作移镇值江陵)。(“移镇”句:广与荆,原作“值江陵”,据蜀本、卢本、杨本、全诗改。《旧唐书·赵昌传》:“宪宗即位……寻转户部尚书,充岭南节度元和三年,迁镇荆南。”岭南节度使之治所在广州
归朝新天子(“归朝”句:赵昌元和九年卒,“新天子”当指宪宗。然赵昌出镇岭南荆南,均在元和初年元稹此处叙事似有不确。),济济为上卿上卿:古官名。周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者为上卿。)
肌肤无瘴色,饮食康且宁。
长安一昼夜(一:原作“如”,据蜀本、卢本、杨本、全诗改。),死者如霣星。
丧车四门出,何关炎瘴萦。
况我三十二(一作馀),百年(一作年来)未半程。
江陵道涂近,楚俗云水清。
遐想玉泉寺玉泉寺:在今湖北当阳县玉泉山东麓。《方舆胜览·荆门军》(卷二九):“玉泉寺:在当阳县西南二十里玉泉山陈光大中,浮屠智觊自天台飞锡来居此山。寺雄于一方,殿前有金龟池,胜甲天下。”《全唐文》卷六八四董侹荆南节度使江陵尹裴公重修玉泉关庙记》:“玉泉寺船山,东去当阳三十里……陈光大中智顗禅师者至自天台……”),久闻岘山(一作久欲登斯)岘山亭:在今湖北襄樊市南。《太平御览》卷一九四引《襄江记》:“岘山亭,在襄阳县东一十里,今基迹尚存。”)
此去尽绵历,岂无心赏并。
红餐日充腹(红餐:赤米所做之米饭。赤米,米之粗恶者。宋程大昌《演繁露·赤米》:“案,赤米今有之,俗称红霞米,田之高卬者,乃以种之,以其早熟且耐旱也。”),碧涧朝析酲(析酲:醒酒。酲,《玉篇·酉部》:“酲,醉未觉也。”)
开门(一作酿酒)宾客,寄书安弟兄。
闲穷四声韵(四声韵:运用古代汉语之四声创作近体诗之规则。四声,指古代汉语之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四声明确自觉地被用于诗歌创作,始于南朝齐梁年间,至唐得到广泛应用。),闷阅九部经(九部经:佛教把全部佛经依据体裁及内容分为十二类,称为‘十二部经’。《释氏要览》卷中《十二分教》:“亦云十二部经:一修多罗(契经),二祇夜(应颂),三和伽罗(授记),四伽他(调颂),五尼陀罗(因缘),六优陀那(自说),七伊帝目多(本事),八阇陀伽(本生),九毗佛略(方广),十阿浮达摩(未有),十一婆陀(譬喻),十二优婆提舍(论议)。若小乘只有九部,无自说、授记、方广等。”)
身外皆委顺(一作无所求),眼前随所营。
此意久已定,谁能求苟(一作苟求)荣。
所以官甚小,不畏权(一作朝野已)势倾。
倾心岂不易,巧诈神之刑。
万物有本性,况复人性(一作至)灵。
金埋无土色(金埋:蜀本、卢本作“珠碎”,似是。)玉坠无瓦声。
剑折有寸利,镜破有片明。
我可俘为囚(俘为囚:蜀本、卢本作“囚为俘”。),我可刃为兵(刃为兵:被敌人杀死。刃,杀;兵,战死。《释名·释丧志》:“战死曰兵。”《礼记·曲礼下》:“死寇曰兵。”)
我心终不死,金石贯以诚。
此诚患不至(一作立)。(至:原作“立”,据蜀本、卢本、杨本、全诗改),诚至(一作虽困)道亦亨(诚至:原作“虽困”,据蜀本、卢本、杨本、全诗改。)
微哉满山鸟,叫噪何足听。
遣病(自此通州后作) 中唐 · 元稹
 押词韵第十一部
自古谁不死,不复记其名。
今年京城内,死者老少并。
独孤才四十秘书少监郁),仕宦方荣荣
李三三十九监察御史顾言),登朝有清声
赵昌八十馀,三拥大将(“赵昌”二句:《旧唐书·赵昌传》(卷一五一):“赵昌字洪祚……属安南都护为夷獠所逐,拜安南都护……入拜国子祭酒。及泰为首领所逐,德宗诏问状,时年七十二,而精健如少年者。德宗奇之,复命为都护,南人相贺。宪宗即位,加检校工部尚书。寻转户部尚书,充岭南节度元和三年迁镇荆南,徵为太子宾客。”)
为生信异异,之死同冥冥。
其家哭泣爱,一一无异情。
其类嗟叹惜,各各无重轻。
万龄龟(“万龄”句:龟寿万龄,龄朝夕,而不免同归于死,故云。),一死天地平。
以此方我病,我病何足惊。
借如今日死,亦足了一生。
借使到百年,不知何所成。
况我早师佛,屋宅此身形(“屋宅”句:以形体为精神暂时居留之房舍。)
舍彼复就此,去留何所萦。
前身为过迹,来世即前程。
但念行不息,岂忧无路行。
蜕骨龙不死(“蜕骨”句:三国魏曹植《神龟赋》:“蛇折鳞于平皋,龙蜕骨于深谷。”《太平御览》卷六九引《述征记》:“晋宁县有龙莽洲,父老云:龙蜕骨于此洲,其水今犹多龙骨。”),蜕皮蝉自鸣(“蜕皮”句:蝉钻出地表,蜕去皮壳,然后始能鸣叫。)
胡为神蜕体,此道人不明。
持谢爱朋友,寄之仁弟兄。
吟此可达观,世言何足听。
李太尉845年10月21日 唐 · 李商隐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七十五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伏奉别纸荣示。伏承以所撰武宗一朝册书诰命并奏议等一十五轴。
编次已成。爰命庸虚。
俾之序引。捧缄汗下。
揣已魂飞。久自安排。
方见髣髴。作春秋而救乱。
由有素臣。删风雅以刺时。
宁遗小序。式蒙善诱。
安敢固辞。伏惟武宗皇帝英断无疑。
睿姿不测。绿畴缉美。
瑞鼎刊规。太尉妙简宸襟。
式光洪祚。有大手笔
居第一功。在古有夙搆之疑。
食时之敏。片辞相炫。
小道可嗤。将以拟人。
固不同日。荣示中所引国朝文字。
实炳儒林。然其间有行实非优。
附会成累。终衰凤德。
或露圭瑕。岂若世显华宗
代光相座。洁随武之家事。
纂邓傅之门风。庙战之权。
风行于万里。国俭之礼。
日闻于四方。言不失诬。
事皆传信。固合藏于中禁。
付在有司。居微诰说命之间。
为帝典皇坟之式。某更祈旬月。
庶立纪纲。先深鄙陋之惭。
已望优容之德。甘瓜苦蒂。
必兴叹于墨子。羔裘豹袖。
足贻刺于诗人。荷戴之馀。
兢惕又积。伏惟特赐照察。
满散疏 南宋 · 陈造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六八、《江湖长翁集》卷三九
候届长嬴,纪珍祥于梦日;
欢均普率,祝睿算于后天。
虔演仙科(寺云「佛乘」。),增羡神筴。
伏愿萝图益固,玉历长新。
圣子神孙,日严于备奉;
玉卮宝册,时讲于盛仪。
洪祚丕延,灵椿不老。
抚重熙之圣治,帝王无得儗伦;
锡有永之奇龄,天地相为长久。
议谋杀已伤案问欲举自首状(知登州许遵奏:妇人阿云于母腹内与韦阿大定婚,成亲后嫌韦阿大,夜间就田中用刀斫伤。县尉令弓手勾到阿云,问:「是你斫伤本夫?实道来,不打你。」阿云遂具实招通,合作案问欲举减二等,大理寺不合作谋杀已伤绞罪断遣。下刑部,定得大理寺允当。不服,诏下光与王安石定夺。安石以为议是,后朝廷竟从安石议。) 北宋 · 司马光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九五、《司马公文集》卷三八、《邵氏闻见后录》卷二一、《文献通考》卷一七○、《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一一
臣窃以为凡议法者当先原立法之意,然后可以断狱。
窃详律文:「其于人损伤,不在自首之例」。
注云:「因犯杀伤而自首者,得免所因之罪,仍从故杀伤法」。
所谓「因犯杀伤」者,言因犯他罪,本无杀伤之意,事不得已,致有杀伤,除为盗之外,如劫囚,略卖人之类,皆是也。
律意盖以于人损伤既不得首,恐有别因馀罪而杀伤人者,有司执文并其馀罪亦不许首,故特加申明云「因犯杀伤而自首者,得免所因之罪」。
然杀伤之中,自有两等,轻重不同:其处心积虑,巧诈百端,掩人不备者,则谓之谋;
直情径行,略无顾虑,公然杀害者,则谓之故。
谋者尤重,故者差轻。
今此人因犯他罪致杀伤人,他罪虽得首原,杀伤不在首例。
若从谋杀则太重,若从斗杀则太轻,故酌中令从故杀伤法也。
其直犯杀伤更无他罪者,惟未伤则可首,但系已伤,皆不可首也。
许遵欲将谋之与杀分为两事,按谋杀、故杀,皆是杀人,若将谋之与杀分为两事,则故之与杀亦是两事也。
且律称「得免所因之罪」,故劫囚、略人皆是已有所犯,因而又杀伤人,故劫略可首,而杀伤不原。
若平常谋虑,不为杀人,当有何罪可得首免?
以此知「谋」字止因「杀」字生文,不得别为所因之罪也。
若以劫斗与谋皆为所因之罪,从故杀伤法,则是斗伤自首反得加罪一等也。
所引苏州洪祚断例,案《律疏》云:「假有因盗故杀伤人而自首者,盗罪得免,故杀伤罪仍科」。
疏既指言故杀伤人,明是因盗谋杀伤人者,自从谋法。
当时法官误断,不可用例破条。
又引《编敕》:「谋杀人伤与不伤,罪不至死者,并奏取敕裁」。
以为谋杀已伤而罪不至死者,即是自首之人。
案尊长谋杀卑幼之类,皆是已伤而罪不至死,不必因首也。
又引《律疏问答》条云:「谋杀凡人,乃云是舅」。
又云:「谋杀之罪首尽,显是谋杀,许令自首」。
案《问》皆谓谋而未伤,方得首免,若其已伤,何由可首?
凡议罪制刑,当使重轻有叙。
今若使谋杀已伤者得自首,从故伤法,假有甲乙二人,甲因斗殴人鼻中血出,既而自首,犹科杖六十罪;
乙有怨雠,欲致其人于死地,暮夜伺便推落河井,偶得不死,又不见血,若来自首,止科杖七十罪。
二人所犯绝殊,而得罪相埒。
果然如此,岂不长奸?
况阿云嫌夫丑陋,亲执腰刀,就田野中,因其睡寐,斫近十刀,断其一指,初不陈首,至官司执录将行拷捶,势不获已,方肯招承。
情理如此,有何可悯?
朝廷贷命编管,已是宽恩,而更稽留不断,为之伸理,欲令天下今后有似此之类,并作减二等断遣,窃恐不足劝善,而无以惩恶,开巧伪之路,长贼杀之源,奸邪得志,良民受弊,非法之善者也。
臣愚以为大理寺刑部所定已得允当,难从许遵所奏作案问欲举减等而科。
今来与王安石各有所见,难以同共定夺,伏乞朝廷特赐裁酌施行。
贺天申节表(三) 宋 · 史浩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九八、《鄮峰真隐漫录》卷一二
天开万福,运应千龄。
式临绕电之辰,用致呼嵩之祝(中贺。)
恭惟尊号太上皇帝量包万有,德合两仪。
泽久寖于绵区,人歌累洽;
道忽传于圣子,世乐重华
玩意太清,潜心众妙。
百王莫及,高风独揖于陶唐;
万寿无疆,洪祚益过于郏鄏。
臣衔恩未报,恋德方深。
诵《天保》之诗,既专祝日;
涂山之会,更切望云。
周必大再辞免少傅不允不得再有陈请诏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一六、《攻愧集》卷四二
朕嗣膺洪祚,注想宗工。
比升孤棘之班,实霈《蓼萧》之泽。
虽云恩厚,非曰予私。
凡卿之言,近已行于一二;
顾朕所与,辞何至于再三?
若夫貤爵之科,尤匪尊贤之意。
尚承眷渥,毋事劳谦。
太一宫满散天申节道场朱表 南宋 · 洪适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五○、《盘洲文集》卷一七
伏以仪备清坛,福徼宝笈,复投诚于渊覆,愿介寿于慈宫。
永庇群编,丕隆洪祚